關注最新職教公告
各區(縣、市)委統戰部、教育局,各相關職業院校: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全力推進長沙市“兩個年”建設走深走實,加強職業院校思想政治引領,激發職業教育創新創業內在動能,助力形成新質生產力,為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智力支撐。中共長沙市委統戰部、長沙市教育局、長沙中華職業教育社決定舉辦2024年長沙市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創業規劃大賽。大賽分為“主體賽”和“模擬專項賽”兩個賽道進行(方案詳見附件),通過市賽選拔出的優秀項目和團隊,將按比例推薦參加省賽角逐。
現將大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各區(縣、市)委統戰部、教育局、各有關職業院校結合本地、本單位實際,切實加強領導,統籌規劃、精心部署,確保大賽圓滿舉行。
附件:
1.2024年長沙市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創業規劃大賽主體賽方案
2.2024年長沙市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創業規劃大賽模擬專項賽方案
3.2024年長沙市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創業規劃大賽主體賽申報評審書(樣表)
4.2024年長沙市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創業規劃大賽主體賽網絡管理平臺操作指南
5.2024年長沙市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創業規劃大賽主體賽聯系人回執單
6.2024年長沙市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創業規劃大賽模擬專項賽報名表
中共長沙市委統戰部 長沙市教育局
長沙中華職業教育社
2024年4月11日
附件1
2024年長沙市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創業
規劃大賽主體賽方案
一、競賽主題
使無業者有業 使有業者樂業
二、組織單位
主辦單位:中共長沙市委統戰部 長沙市教育局
承辦單位:長沙中華職業教育社
協辦單位:長沙航天學校
三、參賽對象
全市中等職業學校(含高職院校中職部)全日制在籍在校學生。
四、組隊方式
1.各職業院校可按學科優勢互補、專業組合科學、人員結構合理的方式自行組成創業團隊,可以跨年級組隊,但不能跨校組隊。
2.每個創業團隊由3-5名學生(含1名領銜人)、1-2名指導老師組成,每名學生限報1個團隊。
五、參賽名額
在校生人數2000人(不含2000人)以下的中職學校,最多可以申報4個項目,在校生人數2000-5000人的,最多可申報5個項目,在校生人數5000人(不含5000人)以上的,最多可申報6個項目。在校生人數以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籍管理系統內數據為準,高職院中職部以中職部在校生人數為準。
六、比賽形式
2024年長沙市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創業規劃大賽主體賽主要考查參賽作品的可行性、創新性和創業團隊的創新意識、創業理念、協作精神等。以申報評審書為比賽主要載體,相關附件和實物產品為支撐,輔以創業實踐、現場答辯等其他多種比賽形式。
七、作品要求
參賽作品為一個創業點子,參賽作品的選題、核心部分的構思設計、申報評審書的撰寫均應由學生完成;參賽作品必須按照要求向大賽主辦方提交全部資料,相關細節應作詳細說明;參賽作品使用別人已經注冊的知識產權內容,申報時應注明出處,并避免知識產權糾紛。凡是不符合方案規定、弄虛作假、剽竊他人成果、不能如實申報相關材料和主動聲明引用他人成果者,將取消參賽資格。
已參加過其他和往屆賽事的作品不能參加比賽,一經發現,取消比賽資格。鼓勵立足長沙區域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立足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的作品參賽;提倡原創真創。
八、比賽安排
(一)初賽
初賽由各職業院校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組織開展,遴選出參加市賽復賽的項目。
(二)復賽
1.評審書申報。各校于2024年5月6-9日,采用線上提交的方式,登陸大賽網絡管理平臺報送項目評審書,評審書樣表詳見附件3,網絡管理平臺操作指南詳見附件4。網絡管理平臺設置時間限制,早報、遲報均無法登陸。
2.專家線上評審。評委專家組將于2024年5月10-14日對各參賽學校上報的作品進行網評。
3.結果匯總公示。于2024年5月15-17日進行結果公示,取網評成績前15名(不計并列名次)進入決賽。
(三)決賽
現場路演決賽、獲獎名單公示及頒獎擬定6月中旬開展,具體另行通知。
(四)集中培訓
通過市賽決賽遴選出參加省賽的項目,采取講座論壇、創業沙龍、外出實踐考察等形式,進行統一輔導和培訓,時間初定6月中下旬,具體另行通知。
九、評審標準及額外加分條款
參賽作品得分為參評專家評分的總和,通過分值高低評選出名次。
(一)評審書評分標準
1.可行性(25分)。一是作品是否立足長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是否立足長沙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向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文化創意、生物、新能源、信息、節能環保等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傾斜,尤其鼓勵作品充分貫徹落實“三高四新”戰略,能服務于湖南先進制造業高地、科技創新高地、改革開放高地建設。二是是否對作品的技術水平、市場反響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比較,提出投資建議。
2.創新性(25分)。指參賽作品是否具有一定的技術含量,或具有低碳、環保、節能等方面的特色,內容、理念是否新穎。
3.專業性(25分)。指參賽作品涉及的內容與參賽團隊成員所學和擅長的專業業務、個人特長、愛好是否緊密結合。參賽團隊的組合搭配和分工在知識結構上是否科學合理。
4.實踐性(25分)。指參賽團隊是否具備融資、抵御風險、公司管理等能力,是否有能力將規劃付諸實踐。
(二)額外加分條款
額外加分指參賽作品入圍決賽后,在決賽現場答辯時具備以下條件的,可以在現場答辯專家評分的基礎上適當加分,加分的原則是就高但不累加。所有申請額外加分的作品,必須提供佐證材料,能否獲得加分由大賽組委會認定。
1.參賽作品已經獲得國家專利證書的,發明加3分,實用新型加2分,外觀設計加1分;
2.已完成企業工商稅務登記的加2分;
3.專利發明人和企業法人須為參賽團隊成員(含指導教師);
4.國家專利證書加分和企業工商稅務登記加分有效期均為2023年1月1日起至決賽前,不在規定期限的不予加分。
5.專利及企業工商稅務登記證所列經營范圍應與參賽作品具有較高的一致性。
十、其他事項
1.各校要認真組織初賽,凡未經初賽選拔,直接推薦參加市賽的作品,一經查實,取消比賽資格。請各校盡快明確大賽聯系人,并按要求填寫《2024年長沙市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創業規劃大賽主體賽聯系人回執單》(附件5),將蓋章掃描件于2024年4月19日前發送至郵箱:cszhzjs@163.com。
2.根據省賽要求,高職院校參賽項目不用經過市賽遴選,以院校為單位,自行申報參加省賽。請各市屬高職院校嚴格按照省賽要求,認真組織校級選拔,認真進行資格審查,遴選出優秀項目參加省賽角逐。
3.大賽設一、二、三等獎和優勝獎,其中一等獎4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6名,所有參加大賽的作品,經專家組審查合格都可以獲得優勝獎資格。獲得市賽一等獎第1名的作品,將直接進入省賽決賽。大賽設指導教師獎,對一、二、三等獎獲獎作品的指導教師頒發同等級的指導教師獎。大賽還設置競賽組織獎,對在大賽組織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參賽學校進行表彰。獲獎單位和個人由大賽組織單位頒發獲獎證書,對獲得三等獎及三等獎以上的創業團體進行創業資金扶持。
4.大賽免收報名費及評審費。大賽主辦單位將協調相關媒體宣傳獲獎作品及創業團隊,并在必要時聯系園區及風投企業給予獲獎作品創業幫扶,包括優先優惠入駐各地創業園區,獲得創業指導等。
5.大賽聯系人:徐星;聯系電話:0731-88970058、17718916311;聯系地址:長沙市天心區白沙路255號各民主黨派機關520室。
附件2
2024年長沙市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創業規劃大賽模擬專項賽方案
一、組織單位
主辦單位:中共長沙市委統戰部 長沙市教育局
承辦單位:長沙中華職業教育社
協辦單位:長沙航天學校
技術支持:杭州貝騰科技有限公司
二、參賽對象
全市中等職業學校(含高職院校中職部)全日制在籍在校學生。
三、比賽形式
模擬專項賽全程采用“創業之星”黃炎培大賽專版競賽平臺。
參賽團隊將通過線上模擬經營一家研究、開發、生產、批發及零售的生產制造型的創業型公司,和其他若干家(以實際參加比賽隊伍數為準)企業展開激烈的市場競爭,團隊最終成績直接取經營結束后系統中自動計算的成績為準。
四、組隊方式
參賽隊以學生組隊形式參加。每個學校(含高職院校中職部)報名不超過3支隊伍,每隊參賽學生3人,每個學生只能參加1支隊伍。每隊配備1-2名指導老師,1名老師可以指導多個隊。學校選送參賽隊隊員必須使用真實身份報名,如實填寫參賽者姓名、所在學校、年級等信息,如冒用他人姓名申報參賽,一經發現取消該隊參賽資格。
五、比賽安排
(一)學校初賽
初賽由各職業院校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組織校內選拔,遴選優秀選手組建參賽團隊參加市賽決賽。學校初賽選拔出的參賽團隊應認真開展賽前培訓,備戰決賽。
(二)市賽決賽
決賽時間初定2024年6月中旬,采用現場賽的形式進行(具體時間另行通知),比賽成績當場宣布并公示。
(三)推薦省賽
根據省賽分配我市的參賽名額,結合市賽成績和名次,推薦優秀團隊參加省賽角逐。
六、其他事項
1.請各校認真組織學校初賽,鼓勵學校初賽盡量擴大學生覆蓋面,做到學生全覆蓋。凡未經學校初賽選拔,直接推薦參加市賽決賽的參賽團隊,一經查實,取消比賽資格。
2.根據省賽要求,高職院校參賽團隊不用經過市賽遴選,以院校為單位,自行申報參加省賽。請各市屬高職院校嚴格按照省賽要求,認真組織校級選拔,認真進行資格審查,遴選出優秀團隊參加省賽角逐。
3.模擬專項賽設一、二、三等獎和優勝獎若干,比例為1:2:3:4。大賽設指導教師獎,對一、二等獎獲獎團隊的指導教師頒發優秀指導教師獎。大賽還設置競賽組織獎,對在專項賽組織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參賽學校進行表彰。獲獎單位和個人由大賽組織單位頒發獲獎證書。
4.請參賽學校于2024年5月7日前,將《2024年長沙市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創業規劃大賽模擬專項賽報名表》(詳見附件6)蓋章掃描件發送至郵箱:cszhzjs@163.com,報名表每個參賽團隊1份。
5.大賽聯系人:徐星;聯系電話:88970058、17718916311。技術支持單位將主要通過QQ群、微信群、電話等方式為參賽團隊解答學習訓練中的有關問題,并指導開展日常學習訓練,技術支持杜思靜,聯系電話18357898260。
附件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