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的長沙職業教育發展,最讓長沙市民關注的莫過于這組數據——統籌做好高中階段招生工作,按50%的比例引導應屆初中畢業生向中職學校與技工學校分流,穩定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規模;市中職學校在校生規模保持在12萬人左右;技工學校在校生規模1.5萬人;高等職業院校(含在長高職)在校生規模保持在25萬人以上。
未來五年,這50%的孩子會面臨什么樣的職業教育?昨日發布的《中共長沙市委、長沙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對未來五年的職業教育規劃了這樣的藍圖:到2020年,形成適應長沙轉型創新發展需要,與長沙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園區經濟緊密對接,辦學水平國內領先,能有效服務、支撐、提升和引領產業發展的具有鮮明長沙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院校做“專”
每個職業學校都有龍頭專業
今年10月底,2015年長沙市中等職業學校技能競賽在長沙職業教育基地等9個賽點舉行,來自全市26個中職學校的760名選手參加了13個專業大類49個賽項的比賽。
比賽結果很有意思,在“電子電工”類比賽中,獲獎專業戶是來自長沙市電子工業學校和長沙高新技術工程學校的學生;“財經商貿”類、“交通運輸”類,獲獎以長沙財經學校學生為主;“建筑工程測量”類,則幾乎是長沙建筑工程學校學生的天下……
這就說明,長沙各職業學校正在努力突出自身優勢,在獨特專業形成自己的“王者”地位。
長沙高新技術工程學校校長羅偉光介紹,學校適時調整專業設置,重點打造了加工制造類的機械加工和數控技術專業,電子信息類的電氣運行、汽車電子和計算機網絡等專業,果斷削砍停辦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音樂和會計3個專業。
特色專業體系建設計劃
長沙市規劃未來五年將實施這一計劃,引導每所市屬高職院校重點建設2-3個專業大類,2-3個特色專業群,3-5個特色專業;引導每所中職學校和技工學校辦好2-3個特色專業。未來還將對接長沙市優勢、特色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瞄準產業領域內最前沿技術,建設10個左右產教深度融合、培養模式先進、辦學條件優良、就業優勢明顯、引領產業發展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職特色品牌專業;建設20個左右校企合作緊密、培養模式先進、辦學條件優良、就業優勢明顯、推動產業發展的國內一流的中職特色品牌專業。讀什么專業就去什么學校,長沙學生將會有更好的選擇。
培養做“實”
學校建立多形式校企培訓中心
關于職業教育,以前最心酸的笑話就是“黑板上開汽車”。有的學校實訓場地不夠甚至沒有自己的實訓場地,老師只能在教室里照本宣科,這樣的職業教育當然培養不出企業用得順手順心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現在的長沙職業教育,真正地實現了“教室里開汽車”,“教室就是車間”的實訓條件。
以長沙經開區工業園區為依托的星沙實訓中心,預計2016年啟用。這個職教實習實訓基地的核心就是長沙縣職業中專實訓基地,學校投資7億元、占地197畝,以機械、汽車制造與檢修等為核心專業,建立了多個功能完善的“教、學、做”配套的校內實訓基地,有理實一體化教室7間,有數控機床、實訓用整車、電火花機、電火花穿孔機等設備300多臺(套),工位302個,可同時滿足8-10個班學生實訓。“今年我們已經添加了多軸加工中心、焊接機器人、3D打印機、四輪定位儀等先進設備,并與一公司合作建立了機械專業校內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為學生實習提供了真實的企業生產環境。”長沙縣職業中專校長李浩介紹。
今年長沙建筑工程學校90后學生鄒斌代表中國去巴西參加世界技能大賽之前,封閉式集中訓練,就是在本校的集訓基地進行。真實的工地環境,真磚實瓦,就是沙子里沒有和水泥,可以讓學生砌了又拆拆了又砌。
在實訓課堂,沒有一兩把刷子的老師也會被淘汰。
未來五年的課堂里,不僅會加大“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培訓力度,支持高水平院校和大中型企業合作建設一批高標準的“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還將實施職業院校名師、名校長培養計劃,建設一批職業教育名師工作室。
產教融合
創新發展計劃
未來五年,根據長沙市“產教融合創新發展計劃”,還將建設30個以上具有教育、培訓、職業技能鑒定、生產和技術服務功能的開放式基礎實訓基地;遴選部分設備先進、與企業對接緊密、運行管理水平高的多專業綜合實訓基地進行重點建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依托區域內優質企業,建設職業院校頂崗實習基地,依托職業院校建設區域內職工培訓中心,實現職工培訓中心和頂崗實習基地校企共建、資源共享。
就業做“廣”
多途徑搭建成長平臺
這些年來長沙市為學生成才搭建“立交橋”,暢通人才培養新渠道。加強高職院校與中職學校對接,建立中、高職遞進式教育機制,推行課程學分制和學分互認制,長沙市職業學校“就業有優勢,創業有本領,升學有希望,終身學習有基礎”的育人系統已經形成。
李克強總理近日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考察安徽合肥學院時表示,中國正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愿借鑒德國職業教育的先進理念和經驗,讓“崇尚一技之長”的理念成為社會風尚,為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對接“中國制造2025”提供支撐。
未來五年,長沙市還將支持職業院校與國內外知名組織、企業以及職業教育發達地區開展交流與合作,積極探索合作辦學的新途徑、新模式。支持職業院校引進國(境)外優質教育資源和國際通用行業職業標準,鼓勵職業院校將國際先進工藝流程、產品標準、技術標準、服務標準等引入教學內容,推動職業院校專業課程與國際標準對接。
可以想象的是,這50%的孩子將面臨更有特色的專業教育,先選專業再選學校;會有更專業的行業大師授課,他們的課堂會在烹飪間和各類車間;會有更多的發展途徑,拿個本科文憑或者跟國外同行交流,他們的腳步會丈量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領略壯闊的星辰大海。
人才培養體系
未來五年,人才培養體系在做縱深發展:推動中職學校、技工學校與駐長院校、科研機構對口合作;支持職業院校積極開展中高職(含職業教育本科)、中高技(含技師學院)銜接試點,推進中高職教育在培養目標、專業設置、課程體系、教學過程、質量評價等方面的銜接;完善五年一貫制和“3+2”中高職(中高技)銜接辦學模式,積極探索“3+4”(中職與本科銜接、中技與技師學院)、“2+2”(高職和本科銜接、高技和技師學院)等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創新學前教育、護理、健康服務、社區服務等領域中高職貫通培養的考試招生辦法;試點創辦本科層次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