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職教最近時事,關注行業最新動態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周丹 長沙報道
在剛剛結束的2017湖南省職業技能競賽“計算機檢測維修與數據恢復”比賽中,來自長沙高新工程技術學校的高二學生騰健,兩個小時內不但組裝了一臺計算機,修好了考官設計的各種故障,還恢復了硬盤中損壞的數據。而一般的專業維修師傅,僅恢復1個T的數據就得五個小時以上,騰健15分鐘就能搞定。
打造雛創空間 放飛創業之心
從2010年開始,長沙高新工程技術學校就開設了創業課程,建立起創業教育體系。學生們很喜歡這門課程,他們在創業實踐當中尋找到了‘當老板’的樂趣,也鍛煉了多方面的能力。
雛創空間為高新區中職學生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創新創業平臺,現已入駐了八個創業團隊,30余名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專業導師任義的指導下編織著自己的創新、創業之夢。
負責睿澤BIM項目的佘放心,只需通過操作一臺電腦即可繪制出精美的建模圖,給建筑施工提供便利;張懋林和幾個小伙伴接手了“雛鷹新媒體”公司,運營微信公眾號;楊天賜同學負責的立維VR項目,雖建立不久但發展速度很快…… “雛創空間”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創業孵化器。
有個名叫熊洪亮的學生,喜歡寫小說、玩網頁、打游戲、破解軟件,甚至還做過“小黑客”……正是因為這些“小聰明”影響了他初中的學習成績。“這不就是我要找的‘人才’嗎?可是,怎么給他更好的教育方式呢?”雛創空間的建設過程中,任義找到了他,任義認為:“設計思維的創新教育方式也許是最好的,讓他把這些創意原生態表達出來。”
熊洪亮將自己的“本領”運用到活動報名、PPT制作、視頻剪輯中,特別是他利用“麥客”系統進行活動報名、利用“圖書管理系統”進行圖書借閱,收效甚佳。目前,熊洪亮將自己的優酷空間進行改造,改名為“粽子校園”,和朋友一起主持線上“我的世界”游戲視頻、粽子讀書等音頻節目,下一步他還想在VR、直播等互聯網新業態中進行嘗試。熊洪亮的期末成績不僅沒有因為分心去做雛創空間的事而下降,反而獲得了一等獎學金。
去年9月,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來到學校進行開學工作專項督導,雛創空間讓陳寶生眼前一亮。他詳細的了解學生創業項目情況,并饒有興致地與學生創業團隊“金睿文創”成員交談。陳寶生為學校寄語:“把學校建在開發區里,把學科建在產業鏈上,把工匠精神刻在學生心中,把創新意識融入學生血液。”
“三創教育是學校特色之一,較之于培養創業團隊,學校更偏向于通過創業教育達成育才的效果。”校長羅偉光說,他對雛創空間里這群學生的未來充滿期許,“我們要培養的是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的學生,這些學生離開校園后,他們所具備的思想與能力,將幫助他們將來在社會上真正成大器。”
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 為學生“量身定做”自主學習模式
近年來,學校始終堅持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為宗旨,實施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戰略,走質量立校、特色發展的路子。高標準建設了20個實訓用室,同時“把專家請進來、把選手送出去”,積極構建校賽、市賽、省賽、國賽四級聯動競賽體系,實現“以賽促學”的目的。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學校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和學校發展的關鍵環節和著力點。2010年以來,學校先后面向全省招考30名高水平專業教師,持續補充新鮮“血液”;主動發揮名師的引領作用,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建立楊明輝和李鐵光2個名師工作室,引領技能大賽改革和發展,自主開發校本課程8門,修訂核心課程標準21門;大力實施教師業務提升工程,先后選派2名優秀教師赴德國研修學習,155人參加了國家、省級師資培訓班,每年安排900余人次參加市縣級培訓和校際間交流,盤活“造血”功能,著力打造一支名師引領、骨干帶頭、雙師支撐、精干高效的教師隊伍。
學校結合職業教育的特點,為學生“量身定做”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自主教育學習模式。以技能培養和促進就業為導向,成立12個技能社團,并通過每年定期舉辦的技能文化藝術節活動,展示活動成果;與威盛、中聯重科等60多家企業合作,在校內建設了3條生產線,構建以生產任務驅動為特征的“車間課堂”培養模式,有效實施校企一體化育人,使學生廣泛深入企業接觸前沿技術,理論和實踐得到融通。(稿源: 紅網時刻新聞)